招生就業

77779193永利官网2024年本科專業介紹

學院簡介

在學校黨委和行政堅強領導下,77779193永利官网始終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國之大者踐行健康中國戰略,服務湖北先導産業,立足地方輻射全國、影響世界。學院以建設研究型、創新型、奮發型學院為目标着力開展生物與健康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立德樹人、教育教學學科建設、科技創新、産業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學院堅持健康主體、生物和醫藥兩翼一體兩翼專業體系建設方案,主要從事高端醫用紡織材料和技術智能可穿戴與診療材料和技術、營養健康和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研究學院擁有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穿戴及智慧診療方向)兩個本科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26其中專職教師22人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比達100%入選國家級、省級各類人才計劃7人,是一支競争力強、朝氣蓬勃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優秀教師隊伍。

學院秉承“自強不息 經天緯地”的紡大精神,以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自強精神追求特色、堅守行業的執着精神面向需求、着眼應用的求實精神争創一流、敢為人先的拓新精神為建設國家一流學科而努力奮鬥。

人才培養

學院依托學科平台和科研優勢,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實驗室面積達3000平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3000萬元。人才培養本科生導師制學科競賽為載體,實施人才培養個性化科學訓練全程化、學生實踐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教師指導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學院推薦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國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赴上市公司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科研實訓和生産實踐,為湖北全國生物與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人才支撐。

專業介紹

(一)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專業代碼 083001)

1.專業簡介

生物工程專業旨在發揮學校科研優勢,聚焦“四個面向”,服務湖北“51020”現代産業體系,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科研攻關。本科生除了學習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營養健康等相關基礎知識以外,更注重生産實訓和創新能力。專業面向國家大健康、生物醫藥等行業,培養能夠秉持經濟、生物安全、環境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的專業基礎和解決生物材料、生物醫藥、大健康産業等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質,合格的職業規範,較強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在生物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從事生産操作、技術管理、質量檢測、技術開發等或新技術、新産品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2.主要課程

1)理論性課程: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反應工程、生物分離工程等。

2)實踐性課程:獨立實驗課程、課程設計、實踐實習、畢業設計等與理論課程配套的實驗實踐課程。

3.就業方向

依托“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契機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與企業聯合培養掌握紮實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可在生物材料、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食品和大健康高新技術産業等生物工程領域中,從事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工程、制藥、微生物等領域科技創新、技術管理等工作的畢業生。

本專業畢業生可進入大型醫藥公司、高新生物技術公司從事産品開發、工藝設計、生化檢驗、技術管理等工作,或進入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從事管理、教學和科研工作,也能成為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的研究生後備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分修滿後将獲授工學學士學位。

(二)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穿戴及智慧診療方向)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專業代碼080701)

1.專業簡介

在新工科建設背景下,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是深化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路徑,電子信息工程(智能穿戴及智慧診療)專業作為新工科交叉學科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将電子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及智能醫學工程領域緊密結合,旨在培養掌握電子信息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從事電子模塊、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又能将其運用到醫療行業,解決醫療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2.主要課程

1)理論性課程:電路理論系列課程;信号處理系列課程;生物化學、生物醫學材料、生物信息學、智能穿戴技術與設備等。

2)實踐課程:獨立實驗課程、課程設計、智慧診療技術綜合實踐、畢業設計等與理論課程配套的實驗實踐課程。

3.就業方向

随着現代診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對具備電子信息工程背景和生物醫學工程知識交叉學科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該專業的畢業生能從事各類智能穿戴設備、生物醫學電子設備和智能診療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充分發揮智能技術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包括診療數據分析、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決策等。該專業畢業生也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可從事包括智能穿戴設備研發、醫療機器人、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别、智能健康數據管理、醫學檢驗等相關的技術研究、設備開發工作。也可攻讀電子信息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等專業的研究生。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分修滿後将獲授工學學士學位。



通訊員:劉奕 信息來源: 閱讀: 發布日期:2024-09-18 審核:李楠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77779193永利(集团)官方网站 - Ultra Platform

Baidu
sogou